文 化 庐 陵
山 水 吉 安
展开剩余87%6月19日至22日,2025年吉安市“文化和自然遗产日”宣传推广活动暨庐陵非遗大集在青原山景区青原里商业街火热开展。此次活动以“融入现代生活——非遗正青春”为主题,汇聚33项非遗项目,通过技艺展示、互动体验、直播购物、沉浸演艺等多元形式,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庐陵文化的魅力,见证非遗在当代的创新与传承。
一、联动发力,非遗产品火热销售
本次活动由吉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、青原区人民政府主办,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青原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,各县(市、区)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。活动分“手作拾遗”非遗互动体验区、“匠心传承”非遗技艺展两大核心区域,并同步开展非遗“直播购”及青原山传说故事演艺,全方位展现吉安非遗的深厚底蕴与青春活力。连续四天的展示展销,出现三场夜市高潮。活动期间,商业街人流如织,产品销售逐步攀升,实现线上线下销售近2500件,销售额10余万元,成为吉安文旅融合的又一次生动实践。
二、多元项目内容,感受非遗魅力
(一)“手作拾遗”: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
在互动体验区,新干剪纸、青原新圩木活字印刷技艺、峡江烫画、吉水竹编、泰和剪纸、遂川黄坑油纸伞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向公众敞开大门,游客可在传承人指导下参与互动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在青原新圩木活字印刷技艺展位前,孩子们围坐在工作台前,亲手排版、刷墨、拓印,当一张印着“非遗正青春”的宣纸缓缓揭开,古老文字的魅力让孩子们惊叹不已;此外,新干剪纸、遂川黄坑油纸伞等项目也吸引了众多体验者,大家在动手实践中触摸非遗温度,理解传统工艺的智慧。
(二)“匠心传承”:27项技艺展现庐陵底蕴
技艺展区如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廊:吉安堆花酒、安福火腿等传统美食香气四溢,游客边品尝边聆听工艺。青原区国家级非遗东固传统造像现场,一件件木雕作品,纹路细腻,形态生动,展现庐陵雕刻艺术巅峰。吉州区省级非遗吉安堆花酒以“三蒸三酿”工艺呈现“堆花如珠”的绝技。井冈山市省级非遗井冈山红米酒以特产红米酿造,融合红军时期技艺,酒色红润,承载红色记忆。吉安县的国家级非遗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展位前,木叶天目盏、剪纸贴花、玳瑁等精美瓷器琳琅满目,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、选购,感受千年窑火的独特魅力。新干县的赣酒古法酿造工艺展位前,酒香清雅扑鼻;其友泉腐乳工艺制作的腐乳口感细腻,咸香适中,成为餐桌美味的代表。永丰县“永叔公”腐乳色泽红亮、滋味鲜美,展现传统发酵工艺魅力。峡江县省级非遗峡江米粉现场讲解泡米、磨浆等制作工序,柔韧爽滑的米粉吸引众多游客咨询选购。泰和县泰和酱菜手工腌制工艺展位前,脆嫩爽口的酱菜散发着浓郁酱香,传承着当地特色腌制技艺。遂川县省级非遗遂川狗牯脑茶外形条索秀丽,香气独特高雅,尽显名茶风采。安福县省级非遗安福火腿经多道工序腌制发酵,肉质鲜嫩,香气浓郁。永新县和子四珍由四种酱菜组成,口感多样,是当地独特味觉记忆。此外,庐陵烫伤膏(吉安县)、藤田薯粉丝(永丰县)、美媛春口服液(永丰县)、尚贤高粱酒(吉水县)、万安涧田古法红糖(万安县)、玉笥冬酒(峡江县)、峡江烫画(峡江县)等新公布的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产品首次参展,与吉安薄酥饼等非遗美食一同亮相,彰显吉安非遗多样性。
(三)非遗“直播购”:推动产品走向市场
“家人们看这里!这款吉安薄酥饼可是省级非遗美食,有香葱、椒盐等多种口味,一口下去满口留香!独立包装干净卫生,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给亲朋好友都超级合适,赶紧点击下方小黄车抢购吧!”6月20日至21日晚上7:00-9:00,非遗“直播购”直播间热闹非凡。主办方邀请十余位非遗传承人走进镜头,与主播搭档,向全国观众推介吉安非遗。吉安薄酥饼的制作工艺、井冈山红米酒酿制技艺、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、永叔公腐乳制作技艺、藤田薯粉丝制作技艺、和圣八珍糕制作技艺、尚贤高粱酒酿造技艺、万安黄金茶制作技艺、安福火腿制作技艺、永新和子四珍的制作技艺、吉州酱饼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传承人先后走进直播间,与主播一起分享项目特色、工艺流程、传承历程等,七八项非遗项目还通过直播平台上销售链接,进行市场化推广。
(四)沉浸演艺:青原山传说唤醒文化记忆
夜幕降临,阳明广场、安隐阁及青原里商业街化身舞台,青原山传说故事演艺精彩上演。《苍山碧水》以山水为背景,舞者用肢体语言演绎青原山的钟灵毓秀;《此心光明》通过舞蹈再现王阳明在庐陵讲学的场景,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以艺术形式深入人心;《烟火庐陵》则以快闪歌舞结合古庐陵吆喝方言,在街区上演一场传统与时尚碰撞的“街头秀”,游客们跟着节奏拍手,甚至加入表演队伍,沉浸式感受“烟火里的吉安”。“第一次看到非遗以这样活泼的方式呈现,很震撼!”来自南昌的游客李女士感叹道。
三、全民参与,非遗融入现代生活
活动现场,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非遗体验:年轻人在直播间下单非遗文创,打卡“非遗+潮流”拍照点;孩子们在互动区体验木活字印刷、剪纸,捧着亲手制作的作品笑得合不拢嘴;中老年人则在技艺展区驻足,回忆儿时的味道与手艺。来自青原区的周先生带着孩子体验木活字印刷,“今天带着家人过来参观,主要是想让孩子从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,种下传承的种子。”此外,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文旅博主、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,他们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,通过社交媒体传播,让更多人感受吉安非遗的青春活力。
当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,而是可触摸、可体验、可消费的生活方式,它便真正融入了现代生活。此次庐陵非遗大集,不仅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了吉安非遗的魅力,更通过创新形式让非遗“活”了起来——传统工艺在互动体验中焕发新生,非遗产品在直播购物中走向全国,文化故事在沉浸演艺中唤醒共鸣。未来,吉安将继续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,让“非遗正青春”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名片,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。
发布于:北京市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